喜歡把辦公桌整理得乾乾淨淨的,但是桌旁總是會有一格櫃子是代處理文件與待讀的書,對於這些文件我真是又愛又恨呀,看著他們不斷地長高,我一邊欣喜有要讀的新書跟待處理的文件,可是堆積物品是不好的。
當空間越來越少,其實工作效率就會低落,壓力會變大。
所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斷捨離也是可以用在文件紙張上。收到信件之後就快速決定要不要,馬上把可以處理掉的文件就立刻解決,需要想一想的就用鉛筆或者立可貼在上面做記號。
然後頭腦清晰時可以做決定。有時事情在當時看似很重要,但其實過一兩天之後你就會覺得,其實我好像沒有必要留著,那麼就丟了吧,不要留戀。
家中最大的紙張來源其實是廣告紙,過去我會覺得這些資訊很重要,但是其實還真沒有重要到哪裡去,只會徒增廢紙量。
當真要一頁一頁的看過去,會花我很多時間,而且講真的,我鮮少記住哪裡有在打折。過去會擔心錯過優惠訊息,經過觀察自己的消費行為,就知道這樣的時間投資太不划算了。
每一日上下班的我會走的路線是怎麼樣我很清楚,工作一整天後根本不會為了哪裡在打折而特別跑一趟。過去也會剪下折價卷,現在幾乎都不會,因為根本不會記得拿出來使用。
幾次下來就學乖了,會在手機下載App,人在哪家店面,會自動提醒,今日這家店有什麼在打折,優惠卷也會自動跳出,這樣我也不會帶著一大堆過期優惠卷在包包裡。
愛看書的我,曾經在回娘家一趟,帶回了近四十本的書回來,家裡的書佔了辨公室的一面牆,還有睡房的一面牆。
不過近年來我開使使用線上讀書,直接在手機與平板上閱讀,購入的紙本書就較少,買的都是電子書。當然小朋友還是少用電子產品,他們的書都還是會買紙本書。
為了給書本斷捨離,我都讀上兩次後就捐出去,除非是讀了兩次還捨不得捐的就會留下。
工具書,我就如多啦A夢裡的大雄一樣用吃的,看完一頁撕一頁。工具書都是又大又沈重不可能帶著跑,過去在讀書時會帶著可以敲昏壞人有如電話簿的工具書。
但是現在沒有必要了,工具書裡的內容還是要變成自己的才有用,所以我都撕下來,帶在身上,有空就看,看完那頁就處理掉。
還有過去的筆記與收到的卡片信件,也是要固定的處理。有很多過去我們紀錄的東西其實都已經內化成為我們這個人了,如果看到過去的主意還未完成,至今還是有趣,我就會在寫入目前的筆記一旦我都看過一次,也就不保留了。
對於卡片與信件也是如此,這兩樣物品最重要的還是當初收到的那份心意呀。我也會看一看就處理掉了,我已經住在維也納這麼久了,今年回娘家,老媽讓我處理掉家中還是屬於我的物品,其中這些筆記,卡片與信件都屬於大宗的。
在台灣能決定的我就處理掉,其餘的我還真是全數搬到維也納來,慢慢整理,現今在娘家都沒有我的物品了,在心靈上自己也輕鬆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