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大家都知道鼎泰豐,國際上大家也都知道台灣高價小籠包。一個品牌背後都有個故事,因為有這個故事才成就了品牌。鼎泰豐的創始人楊先生,來自於中國山西,生於戰亂年代,在那樣動盪不安的年代讓他毅然決然地離開自己的根,坐上了花蓮號來到了台灣投靠舅舅,安頓好之後在恆泰豐開始了第一份工作,這是間油行,他由送貨員到管進出貨,也娶了在同家油行工作的同事,老老實實的工作了近十年,楊先生與楊太太總是帶著感激的心,可以在這樣動盪的年代穩定的工作。
直到油行老闆投資的失誤使油行要關門,無法再運作下去。熟悉油行業務的楊先生決定與太太開店延續自己的老本業,該給自己即將開的店取什麼名字呢?如新手父母要給自己初生兒名字般的盛重,楊先生將過去供應商鼎美油行,與老東家恆泰豐的名字結合,就這樣他們將要開的店就取名為鼎泰豐。現今台灣人與國際大眾所知道的台灣高價小吃這個國際品牌鼎泰豐名字的起源。
早期楊先生發跡於台北信義路,這也是鼎泰豐小籠包的本店位址。台灣民眾消費油品的習慣漸漸地改變,鼎泰豐的危機因著復興園老闆建議下成了轉機。鼎泰豐把油行改成了複合式商店,邊賣油邊賣小籠包。憑著過往做生意的誠信,小籠包裡的餡料真材實料的,沒有過多的宣傳,客人吃過了就成了回頭客,複合式商店漸漸的變成了小籠包與麵點專賣店。直到今日我們享用的鼎泰豐到了第二代掌門人楊紀華手上。在他的管理下鼎泰豐走出了信義路,也在不同的城市與地段落點,店一家一家得開,但是品質不能下降,要給客人細心與感動的用餐體驗,讓人即使在大排長龍的情況也是願意等待入店消費,出來後還是覺得值得這金錢與時間。
為客人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對於員工也沒有小看,福利與制度都建立在人性化之上,沒有忘記今日有鼎泰豐這個品牌是來自前線員工的辛苦與付出,所以一線上的工作人員更佳寶貴。第二代掌門人看重的不只是管理階層的經理人。這些年來鼎泰豐穩穩地走出台灣,為台灣發光,當年進入到日本,在當地掀起了小籠包熱,讓小籠包有黃金18折,麵皮5公克,餡料16公克,成為標準,不多不少。今日不管您在哪個國家吃到鼎泰豐的小籠包,都是分毫不差。還沒有去嚐過?來到台灣請去吃一次,再考慮要不要成為回頭客。不過我想您不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