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一次食材送貨到家實在很省時間與金錢。每次就預定可送貨標準的金額,預約時間。每星期六早上送貨到家中,週間如果有特別需要食材才到超市去添購,但是發生食材不夠的機率不多。
使用線上購買食物的習慣是我們在自居家隔離時衍生出來的購物習慣。一直到現在我們恢復上班上學了,習慣還是沒有改變。
為什麼?因為我實在太享受下班後不用再去超市當挑夫了。而且每次去超市都會買一些其實沒有在計畫中的食材,很不必要。
也戒掉外食的習慣,因為星期六會有新的食材送到家,所以會想要把家中現有的食材使用掉。如果我外食那麼我就無法使用掉家中的食材了,到時候食材壞掉丟掉實在很浪費。
所以選擇送貨到家也改變了我們外食的習慣。
同事在居家防疫的這兩個月都是點外賣送上門,他說覺得自己吃外賣的這些錢都可以買上兩個廚房了。
回到公司報到的他說,我要買一個廚房。還有同事在這兩個月家裡是沒有冰箱的,跟著他們聊天我實在驚訝,這些以外食的人口這們的多。
所以當麥當勞再一次開放時會有這麼多人大排長龍。
說起點外賣,我自己不買,但是一週一次的家人聚會還是會到餐廳去點購足夠大家吃的菜餚。
雖然還覺得不安心坐在餐廳裡,似乎點外賣是目前的權宜之計。天氣好時大家在花園裡曬著太陽吃外賣,天氣不好時室內也不差。
外賣餐廳使用的包裝也是一大議題呀。在印度餐廳訂了咖哩,他們使用的是環保紙盒,不過到家後湯汁也有外灑的現象。中餐廳用的是塑膠盒,但是也不免有湯汁外灑現象,目前韓餐廳提供的塑膠熱壓封口是最優的。
不過吃外賣讓我們最不安心的一點是製造太多的垃圾。因為防疫,我們也無法使用自家容器給餐廳包裝。疫情使人的生活與消費習慣有了改變。
以前常要做很多的瑣事,搞到自己對廚房的熱情都剩下可以煮出吃的就好了。但是這兩個月我們只有在家,一日三餐都要自己料理,廚房又成了家人生活中心了。
最近常用烤麵包機打麵糰,做出了有筋道的烏龍麵,也自製備受家人喜愛的披薩。家裡來客人時,與客人一起做出沒在計劃內的水果布丁。用著家中有的牛奶,新鮮水果,做出的成品讓我們七個人都吃得非常的高興。
家中廚房桌上總會供應的瑪德蓮小蛋糕讓大夥嘴饞時可以吃,至於那是什麼口味,就看當時手邊有什麼的材料而定了。
不需每日去超市添購物品,與四處幫小朋友找他們需要的生活用品時再省下我好多的體力與金錢。這些多餘的時間與體力除了用在廚房上,也可以開始運動了。
一開始無法成為運動達人,但是要慢慢地鍵入運動的習慣。三不五時就起來動一動,按照訓練表來做過的就標上記號,下一次就繼續地往下。以自己的身體狀況與時間來調整。龜速前進比沒有好。
自己很喜歡北歐式居家,簡潔實用。
為了饒自己一命,家中的多餘裝飾都不要,省的灰塵過敏與打掃費時。傢俱也不需要過多,這樣家人的活動空間就會很多。不要被過多物品給綁架了。
物質簡單的好處在我們可以充分的自我觀察,這樣的能力很重要。
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不是一窩蜂跟風。
讓自己與家人都有這樣的能力,不自卑,按著自己的節奏生長。
未來人生的成敗更在於個人的德性。
你值得擁有,這至於想擁有什麼?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