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日常與社交的ㄧ部分

早茶在中國的南方非常的流行,尤其在廣東語系的文化裡。

記得我去香港與在廣州時就很期待在早上坐在茶樓吃早餐的時刻。只可惜當時年紀小,在點東西與吃飯時間無法自己掌控。只能大人點什麼我們吃什麼。

我們因為是外來客,什麼都想嚐一嚐點所以桌上放的食物有點過多了。對於當地的市民,上茶樓飲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社交的一部份。大多數人的桌上大概就是兩三籠的點心。

茶樓裡提供著好茶,精心製作的點心由服務員推著車繞著餐廳提供食客挑選。早茶時段幾乎是不趕時間的老年人,看著報紙,提著鳥籠,這樣悠閒的時光是屬於他們的。下午茶是生意人約著談生意的點,晚茶時段迎來年輕人下班約會聚集,茶樓一整天供應著各個年齡群。

現代人工作繁忙,越睡越晚,進餐時間也不定時。為了提供這些廣大的晚食族群,於是乎宵夜攤也越來越多了。

南方的夏日日時炎熱無比,夜晚涼風吹來,這時候出來覓食正是時候。

西餐進入到我們的餐桌也使我記憶鮮明,在北京有老莫,俄羅斯口味。

而我記得和父母去吃牛排時,爸爸細心的幫我們把牛排切成可入口的大小。麥當勞第一次體驗,媽媽吃完起士後的評語。真是令人備覺溫馨。

西餐拓寬了我們對吃的視野,吃,不再是求溫飽,而是嚐新。

隨著城市越建越緊密,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快速,我們想念返樸歸真的農家菜。在鄉下有著寬闊的土地,吃著回憶,品味以往的回憶。

所以現在的假日,有人會開車出城去尋味。一家人順便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走ㄧ走古早的回憶。粗糧,野菜吃出閒情逸致。

也有越來越多的餐廳在自家的餐廳加入了科技的元素。桌子上有著平板電腦,點好下單,後廚開始處理。方便,不用等待服務員有空。有些時候去餐廳時東等西等,等不到服務員看你一眼。想點單結帳一鍵搞定。

對於這樣的餐廳我是很喜歡的。但是也有老一代的是不喜歡這種冷冰冰的服務也許在客人入座時可以選擇人工點單,還是智能點單,皆大歡喜。

好吃好喝的飲食也要配上好的服務。你喜歡什麼樣的服務?我喜歡親切與專業的服務員。

知道客人的需要,不來打擾,只要需要的時候出現。遇到這樣的服務員讓我們吃的那一餐更美妙了。熱情的服務給我吃的體驗帶來不樣的高度,拿星巴克給咖啡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當例子。

咖啡在亞洲是花一筆錢坐在有情調咖啡廳裡的高背椅上,喝上一杯。不是市民化的飲品。當西餐傳入了我們的文化,一家家的速食快餐店進駐。咖啡這黑色的液體倒入了保麗龍杯子,加入大量的奶精與砂糖的介紹了給廣大的消費者。

大多數的人在這樣的認識咖啡的。

漸漸的咖啡不再是快餐店裡飲品,這個黑色的液體走進了辦公室,家裡與有了專賣咖啡的店。咖啡店與喫茶店如果提供了顧客極致的服務體驗,回頭客將會不少。

飲食店帶來不只是飲與食,是第三場所的提供。

人與人的連接更加的密切了,輕快的氛圍讓很多消費者離開家中,辦公室。開始在咖啡店與喫茶店辦公與會友。

不管是哪個菜系,哪種飲品,以人為本的精神讓每一個食客是心滿意足。在家飲食簡單,大菜就外出去吃,你的街頭巷尾的美食是什麼?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哪裡都去不了,真是想念可以見見家人在外聚餐的社交生活。

請作者喝珍珠奶茶按這裡

IMG_7942.jpg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