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我搬進了位於維也納三區的大型公寓。這個公寓大到像是個迷宮,當屋主ㄧ一介紹這公寓有哪些房間與給了我一張居住須知單後他就離開了。
當我想要找我剛剛放行李的位置。很好笑的是,我找不到行李放到哪裡去了。對這個公寓就是這麼的大,加上我不太好的方向感,四處亂竄一會兒我才再次的找到行李。
這個家真的符合我的浪漫夢想,每個房間都有對外的窗戶。房子的外方就是很大的公園,綠樹在外加上老式維也納的大房子。
一早我們就要跟著屋主的兩位青少女一起讀經禱告。
對了,我們搬來這裡是幫屋主照顧他們兩個未成年女兒。屋主是美國人,他們在銀行工作,專門為資助貧苦國家的人創業,比如說在印度的婦女有手藝,但缺金錢可以創業。
貧苦的人一般也不可能貸得到款,因為也沒有抵押物。
屋主他們的銀行以口碑為抵押,讓鄰居或者家人為你推薦。這些地區的人都是關係網很密的,一般要捲款逃跑的機率比較少。
所以一年到頭屋主與先生都四處的出差,為了讓小孩們可以正常的上課與社交。他們選擇位於中歐有著國際銀行組織的維也納當居住地。
孩子們平日在國際學校上課,如果需要出差或者同事來維也納都很方便。
我跟男人入住就是幫他們照顧家裡與小孩,等到屋主回來時我們就再搬回家。
女主人像本有趣的旅遊雜誌,跟他聊天的時候總是靈感直沖進腦子裡。女主人給給孩子們列出了家庭義務表,比如參與早上家庭讀書會,練習鋼琴,倒垃圾,自己洗衣服。這個家裡還有自己的洗衣房也是讓我看的大為觀止呀,想想,這可是市區呀。
在這個美國家庭裡居住的時間裡,我享受著大房子的自在,與美國人廚房的調味料的多樣化。
女主人的食譜是我把兩位青少女送出家門後研讀的書,除了主食,甜點佔據美國人為的一大部分。所以日間就是買菜,烘培的時間。晚餐煮上我習慣的中式餐點,加上新鮮出爐的糕點,我就輕易地擄獲了兩個美國胃。
後來導致只要這家女主人要外出出差,他們都指定我們來照顧這兩位青少女。雖然相處愉快,但我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生活不是只有美麗的泡泡,我們還要拿出權柄出來管教。
他們不是我生的,要教導他們有時也是需要的,青少女們也會試一試我為他們畫的那條線到底有沒有效。而那時的我,以為要滿足其他人的要求才會得到喜愛,這一路學來也是看見了自己成長。
現今的我學會,先給再求結果與立界線。
那會兒跟這青少女鬥智鬥勇,這會在公司與同事拼誰厲害。
喜歡現在的我,知道我已經成長,也邁了好大的一步,且也走得好遠了。喜歡藉著反省,回想過往為自己訂計劃。
我早已離過去那個住進會讓人迷路的大公寓的女生好遠了,現在的我不再擔心該如好掌握好如何收放權柄。而是看到我還可以成長的空間在哪裡。
新冠性病毒來襲歐洲,居住地成了震央,公司停止開放,不用到公司報到。
多出來的這些時間,我不打算悲觀或擔心,反倒是利用這些時間經營自己網上的工作。把該唸的書拿出來細細的品嚐,放空已會的事物,讓自己可以學些新的觀點,以便再次回歸公司開放的時刻。
新老闆總說自己在這行業超久了,我知道可以從他身上學的東西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