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匆匆的來又匆匆地離去,在日常生活裡的快樂不是重點,什麼才是 中我們延續省思與檢視自己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可以更簡化,是否我們跟著潮流在試圖購買快樂,想要身居高位,備受尊敬,為度假揮霍,寄望快樂於媒體所宣傳令人快樂的東西。
極簡主義的作者說,他們對生活的不滿之情並非突然的從天而降,而是如溫水煮青蛙般的用年日中細微的不平,蔓延到我們的生活中。作者在不是很富裕的生活環境中成長,以致他們認為幸福快樂的關鍵是金錢。在作者越發賺錢時,發現了自己的個人時間也越來越受壓縮。
因為對工作和生活感到不滿,所以我們會試著用不同方式來化解,作者藉著不斷地工作及轉向宗教來化解心中的不滿,於是生活就這樣日復一日。為了化解不快樂,最快的一個方法是購買,但這些東西會為我們帶來持久的快樂嗎?大家也都知道這個答案吧,不會。
克莉絲在遇到工作壓力太大時也喜歡藉由購買找出口,尤其是買包這件事,從上學時代一直到不久前,光是看包就可以讓我忘記煩惱,直到男人說,包都要滿出家中了,見他默默地為我裡出更衣間來擺放包包。
我自己也有改變之心,改由用你好,運動來發洩壓力,這條極簡之道並不容易,因為累積不是一日而成,然而看著自己的改變自己是開心無比的。看閱讀此文章的讀者,心中也有想要改變的地方,何不就跟著極簡主義的閱讀旅程開始,把不必要的清除出去。
開始清點自己的人生中有哪些是必要,哪些是不必要的,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滿山滿谷的物品與情感中得到釋放。現代人在身體上得癌症但有時癌症也暗喻了我們真實生活的狀態。雖然表面上一切安好但其實內部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了。
作者發現了每年若賺多少錢會帶給他們快樂的公式並不奏效,看起來他們外表成功,搞定一切,其實什麼也沒搞定。
這是我們所期待的人生嗎?應該不是。在工作上有專業的表現是重要的,這代表我們的個人品牌,可是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只剩下工作與滿室的雜亂哪可就不值得了。到底什麼讓我們不快樂,以及需要做些生活中的改變才能讓我們體驗幸福,熱情與自由?
下一篇文章我們會來看看在哪些地方可能卡住了我們走向幸福。
書籍介紹 ㄧ 極簡主義 活出生命真義
作者: (美)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等
對「為什麼快樂匆匆的來又匆匆的去」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