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是西方人的大節日,中國農曆新年是華人的大節日。讀者都是怎麼過這樣的節日?
記得第一年在維也納過聖誕節,家族人數眾多,讓第一次在海外過大型節日的克莉絲非常的興奮,那年是個美麗的白色聖誕節。我們也剛搬到新家,沒有多少東西,開個大型派對來暖暖房也是不錯的的好主意。連續兩天讓家族的人來與我們同樂,家中的清潔,採買是少不了的。
當時家中只有兩口人,所以杯碗盤想必是不夠的,就是買買買。這麼多人來家中過節,禮物也是少不了的,也是買買買。事先計畫,寫菜單,採買一直到迎接客人來到。
對了,除了家族的親人,遠住海外的克莉絲一看到亞洲人就特別的親切呀,還邀請當時正在亞洲休假的日本NHK製作導演朋友來到家中一起同歡。導演朋友雖是日本人,但是作風很美式,既然是來派對,那麼可以帶來自日本的其他兩位導演跟製作朋友也一起來嗎?當然可以。
過節就是要熱鬧呀,現在想起來真不得不佩服自己當初的體力與精神。當晚家中的客人還要自帶椅子,烹飪好的食物,有的帶前菜,有的是主菜中的一道,有的帶甜點,真的是熱鬧非凡呀。
看著大人家的親戚與我的亞洲朋友都能和樂相處,並且交換文化經驗,真的是很感人呢。這樣的機會不會一直有。每一次的聚會,每一次的文化撞擊都是寶貴的經驗。
那時並沒有社交網路,可以保持互動與聯絡,好多這樣在維也納短期相遇的朋友都在之後就沒有再聯繫了。不過也學會就享受珍惜當下的這個時刻吧。也許有些人跟我的緣份就是這幾天,這幾週。這麼一想也就豁然了。就這樣朋友越認識越多,但說再見的機會也多。
就這樣以簡單的卻盛重的心去對待。聖誕節不是就採買很多的食物,禮物,跟大家在街上,人擠人。花很多錢,也弄的很累,重要的是去珍惜每一個在當下出現在我面前的人。
這樣的聖誕節我更喜歡,大家分工合作,去選禮物時是選自己真心欣賞,平日觀察到朋友與家人可能需要的,不是為了買而買。沒買到的就做成禮卷,卡片,約好一起吃飯,當然要我買單啦。
簡單沒有壓力的聖誕節,我們的大餐沒有少,禮物也沒有少,而這一切都是日常用心生活的沿接。聖誕夜當天喝好酒,看這一年的照片與影片的回顧,玩桌遊。安靜,熱切不管外面世界的紛紛擾擾這樣的聖誕節才是起初的出現的意義吧?
祝大家今年的聖誕節特別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