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陽光下太熱但是在樹蔭下太冷的天,坐在城市公園看這家長帶著小朋友在公園裡玩耍,我呢則是在公園的餐桌上邊野餐邊喝著咖啡,享受著看著還是緩慢優雅的城市。星期六的維也納跟平日的生活步調一樣,公園裡有著音樂家在演奏著古典音樂。真是不枉音樂之都的盛名,音樂無處不在。這裡適合生活與做夢。以前剛到維也納來生活時,朋友說了,這是個適合退休後來養老的地方,不過在這生活這些年後發現,維也納是個適合,成長,工作與做夢的好地方。生活就是種馬拉松的步調,這裡的人受過專業訓練,一路上調整著自己的步調跑著。速度不會如短跑者那麼快,以致看不到路邊的風景,也不像退休者是行動不敏捷地行走。
對,這裡的人有來自四面八方,這要拜著有各種國際組織的進駐,各國菁英與家屬也跨國搬遷來到維也納。所以在這城市裡有著國際化的生活,這卻沒有干擾維也納在地的氣質,新住民如被浸泡入酸黃瓜汁般的,人被泡入維也納味了。在這裡有豐富的餐廳選項,亞洲菜要吃道地的必須努力的找,但是這裡又不是亞洲,要在這裡品嚐歐洲的菜系才是王道。週末出去上館子,但是週一到週五可以在下班後去超市買上些許晚上要烹調的食材,半個小時就可以上菜是沒問題的。不知怎麼開始?可以跟Jamie Oliver這位英國大廚學會快速做菜,買本他的食譜,在下班的夜晚,邊喝紅酒邊研究。在這裡的生活就是要回歸家裡。
看時尚雜誌與居家雜誌,很多都以歐洲居家做典範。對,有機會住到維也納,或是歐洲,就要學會把家安置的舒適,這裡的住家鮮少有大白燈,一般都是溫馨黃色系的照明燈,家該是可以放鬆的地方。不管住這裡多久,為自己家打造舒適,不馬乎。維也納人的家都很重要,一旦住進去了,他們就會慢慢花時間找傢俱,為自己打造可以安身的好窩。對於外食,他們也會如我們去吃小吃,有日與朋友相約去吃早餐,那是一間不大的店,店也不是很明亮,桌椅有點舊,服務生為你點菜還會忘記,上桌的茶壺會一直漏水,是破了,咖啡盤缺角,這樣的店竟然在一開店門就被訂位訂光了。但是坐在裡面卻好舒服,這是維也納文青聚集區。
維也納的每一個區都有其特色,每跨一個區就有不同的氛圍,這只有老維也納人才分辨的出來的,在第一區,有著大量觀光客與住在這區的有錢人,地處維也納老城區,房子都在百年以上,能租或擁有此處的房客,不簡單。在第二區,有著名維也納拉特遊樂園,為著世界博覽會所建的摩天輪,這裡還有紅燈區,第一次看到街頭金髮招客的女子就在這。在第三區是維也納的中心,奧地利位於中歐,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都,所以第三區就是中歐的中心呀。坐著火車到這裡下車可別忘記感受一下站在中歐的中心點。第四區有迷人的露天市場,排列整齊的蔬果,熱情叫賣的攤販,優雅坐在小食館的食客。維也納有二十三區,區區皆有故事,歡迎讀者一起來體驗迷人的維也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