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蠡園 無錫的老牌公園 裡散步著,抬頭一看有很宏偉大劇院,這裡是無錫人的驕傲之一,對他們來說無錫大劇院 Wuxi Grand Opera有如在澳洲的雪梨歌劇院。無錫的大劇院有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建於2009年,由芬蘭設計師 佩卡 薩米寧設計。歷時三年完工,大劇院型態獨特,俯伏下劇院形如八片翅膀,如同蝴蝶落於城市的水畔。主觀演廳在牆面,地面裝修材料中大量採用濃郁江南特色的竹子。以竹代替木,實現了設計師想要低碳環保的理念。這樣大量採用竹子為建材是建築界的第一次,竹子經過特殊處理能防蛀,防腐,且具有很好的吸音,防回音作用。
薩米寧建築設計事務所說無錫大劇院從劇場外的臨湖步道,到觀演大廳的地面,從劇場內的每張座椅,到牆面的吸音板材料,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門把手,他們建築團隊都把原本要用木材的地方改成了更環保更低價的竹子了。一般樹木的長成要花上十年至幾十年,但是竹子只需要三四年,而這還是江南區的特產。竹材裝修劇院完全達到聲樂要求,經過數據比較,竹材比木材具有更高的密度,更加堅硬和密實,在劇院使用可以達到良好的低頻反射效果。所以讀者有機會到無錫大劇院時可別忘了仔細看一看在當時絕無僅有的設計。薩米寧教授說可以設計中國無錫大劇院也完成了他年輕時的夢想。
在年輕時他就很崇拜設計澳洲雪梨歌劇院設計師伍重,這一個設計在臨水環境的無錫大劇院,完成了他的夢。芬蘭PES 薩米寧建築事務所在2009年無錫的國際競賽邀請賽打敗了丹麥,日本,中國與德國得到了一等獎,建築師融合了中式的象徵主義與芬蘭的冰川特徵來構想設計圖。這家建築事務所是芬蘭與歐洲當中最著名的建築事務所之一。專長於設計機場,大型公共建設項目,劇場,音樂廳,學校與社區等。無錫大劇院首創先例的大量採用竹子為建材,之後很多的設計師也乘上這股環保風。帶動了更多設計師突破技術上的困難,用更低價與更環保的竹材來裝潢,設計作品。
大劇院如設計師薩米寧教授的孩子一般,在提到劇院,薩米寧教授言語間可見其驕傲,無錫大劇院世間達到國際標準的劇院,為了設計這家劇院,我幾乎踏遍了世界所有著名劇院。與當時剛落成的奧斯陸歌劇院與哥本哈根歌劇院相比,無錫大劇院的建築型態,功能設施,科技含量,即使儲藏間也是最好的。在設計與建設當時,無錫地方與政府給予設計者最大了支持,才能使他的設計原汁原味的展現,這裡是他給無錫人民的文化有型禮物。那麼請大家多到劇院去欣賞高規格的表演。
對「中國 無錫大劇院與設計師薩米寧」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