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住鹿港,來訪維也納時一直邀約我去他家玩耍,終於在認識他多年後可以來到他富有歷史的小鎮去拜訪他,那天我們玩耍了半天而已,但是帶著小男孩與老媽,半天對他們來說是夠了。過去回娘家玩耍範圍不太大,但是現在開始要多認識這個一直在千變萬化的去也有好多歷史古蹟的寶島。回娘家後的第三天就決定按著朋友指示在台中市的台灣大道靠交流道找到中鹿客運站牌,因為第一次搭乘不是太熟悉,到了站牌前不太確定是否找對地方,問了商店裡的人確認是不是在這裡,才放下心的等小巴士來到。沒有售票台請備好零錢,上了車再投錢,開了大概半小時到了鹿港火車站,真的不遠,是個來了台中又想在周邊城市一遊的好選擇。
中鹿客運交流道的站牌: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688-690號
這一天我們玩了半天,其實很愛玩耍的我沒有玩夠,下一次還要再去一次。鹿港全區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與海埔新生地,它是荷蘭與清朝治理台灣時的中部重要對外經商港口。鹿港離台中很近但是對於這個美麗的小鎮我還真沒有認識多少呢!朋友跟我解釋,鹿港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初這個港口有好多的鹿,啊。。。。別笑我,過去在台中長大唸書的我ㄧ不知這是個港口,二不知鹿港之所以是鹿港是因為他之前有好多的鹿。這麼一說這裡變得好有詩意呀。
一向對於鹿港我所有的認知是它的古蹟,傳統工藝,地方小吃,糕點。那一日我們開心地見到了朋友成長的生活圈,由他當我們的導遊,悠閒的在鹿港小鎮隨意散步,在小鎮上把玩當地的民俗藝品,品嚐傳統糕點,麵茶刨冰好對味,超級大份量的冰點,讓在炎炎夏日散步的我們解了暑,降低炎熱感可以繼續探索鹿港的美。鹿港因為港口的淤積,造成了發展停滯,所以保留了眾多的習俗,文化,文物與古蹟。那一日我開心的拍了好多的照片,整個鹿港鎮的人和平的與這些習俗,文物與古蹟相處。
鹿港在港口淤積之前的對通港口是泉州,生意人好多巨富也多,文獻記載著那裡的女士脾氣也烈。朋友是道地鹿港人,平日跟我們互動都是溫溫和和的,難不成骨子裡是個烈性子?鹿港的老街主要是指埔頭街及瑤林街一帶,曾經是清代船行碼頭區的核心幹道,走在老街上兩側高地錯落的閩南宅屋,門媚門樑上都有題刻各戶的姓氏堂,行走到老街的半邊井,朋友跟我們解釋古時只有富人有能力鑿井汲水,富人把井的一邊設置在自家門外,讓沒有錢鑿井的人也能自由取水,顯示了鹿港人濃濃的人情味。鹿港話題到這裡,下一次還要再去吃喝,邀請大家去鹿港感受他們的人文氣息。
